相比入住老人院,不少長者都希望留在家中安享晚年,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如何為家中長者營造一個既安全又舒適的居住環境。

隨著年歲增長,長者的身體機能如視力、平衡力、行動能力、反應速度等都會有所衰退。若家居環境未能配合,很容易成為安全隱患的溫床。根據統計,香港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長者因家居事故(如滑倒、碰撞等)入院,當中不少事故都是都有機會致命,所以預防措施十分重要。

長者居家安全重點1:防滑地面是首要考慮

首先,由於老人家平衡力較差,應該選擇高防滑性的地磚,例如有紋理的地磚,不但能提供更好的腳底抓地力,更有效減少滑到的風險。

另外,地面應盡量平坦,避免採用高低差過大的設計,以降低絆倒的機會。在色彩選擇上,建議使用有明顯色彩對比的地磚,例如用淺色和深色的地磚拼砌,這樣可以幫助老人家更容易識別地面的邊緣和障礙物,提高視覺識別度。

此外,選擇易清潔的地磚材料也很重要,因為這可以減少日常清潔和保養的麻煩,讓家居環境更易於打理。

在有長者的家居中,於關鍵位置安裝穩固的扶手或支撐設施。

長者居家安全重點2:無障礙通道設計

家中的通道設計應以暢通無阻為原則。走廊寬度建議保持在90厘米以上,方便使用輪椅或助行器的長者通行。

門檻(又稱吸咀)是很多長者家中的隱患,應盡可能移除,令長者可以輕易出入廁所、廚房等空間。至於家具擺放雜物或櫃體也要避免阻擋通道,確保長者在家中活動時有足夠空間,減少碰撞和跌倒的風險。

家中的通道設計應以暢通無阻為原則。走廊寬度建議保持在90厘米以上,方便使用輪椅或助行器的長者通行。

家中的通道設計應以暢通無阻為原則。走廊寬度建議保持在90厘米以上,方便使用輪椅或助行器的長者通行。

房門較大,方便輪椅出入。

房門較大,方便輪椅出入。

長者居家安全重點3:扶手與支撐設施

在有長者的家居中,於關鍵位置安裝穩固的扶手或支撐設施,能大大提升長者的安全感和行動能力。尤其在浴室,馬桶旁、淋浴間和浴缸邊都應安裝穩固的扶手,協助長者保持平衡。

走廊通道也建議加裝扶手,萬一失平衡跌倒時,長者也可以用作支點穩住身體。
選購扶手時,應注意表面要防滑,直徑約3至4厘米,較容易抓住。

長者居家安全重點4:照明要充足明亮

良好的光線對視力開始退化的長者尤其重要。整體照明應該明亮均勻,避免產生過多陰影或眼的直射光。建議在客廳、廚房等主要活動空間使用色溫較高的白光燈具,提供充足光線。

走廊和樓梯等通道位置可安裝感應式夜燈,方便長者夜間如廁時使用,避免摸黑行走。
開關位置也要方便操作,可考慮安裝在門口較易觸及的高度,另外燈掣可選用大面板,或採用遙控式照明系統。

長者居家安全重點5:浴室設計防滑安全

浴室是家中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滑地磚和扶手,建議將傳統浴缸改為淋浴間,並使用低門檻或無門檻設計,減少跨越的困難。

除此之外,也可以考慮安裝淋浴椅或摺疊座椅,讓長者坐著洗澡,更安全舒適。至於熱水器的溫度應設定在適當範圍內,避免燙傷,或者可以選擇有遙控的型號。

浴室是家中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滑地磚和扶手,建議將傳統浴缸改為淋浴間,並使用低門檻或無門檻設計。

浴室是家中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滑地磚和扶手,建議將傳統浴缸改為淋浴間,並使用低門檻或無門檻設計。

可考慮安裝淋浴椅或摺疊座椅,讓長者坐著洗澡,更安全舒適。

可考慮安裝淋浴椅或摺疊座椅,讓長者坐著洗澡,更安全舒適。

長者居家安全重點6:智能家居輔助系統

除了以上眾多傳統設備,現代科技也可以為長者居家安全提供更完善保障,例如可考慮安裝緊急呼叫系統,讓長者在需要幫助時能立即聯繫家人或醫護人員。智能門鎖、氣體洩漏感應器、漏水感應器等設備,能在異常情況發生時及時提醒。

此外,智能語音助手也能幫助長者控制家中電器、查詢資訊或撥打電話,提升生活便利性。

了解生活所需 度身訂造最適合方案

為長者改造家居環境是一項需細心規劃的工程。然而每個家庭的情況不盡相同,應該根據長者的實際需求和身體狀況,度身訂造最適合的方案。

同時亦要考慮家居的實際空間、預算限制,以及家人的照顧能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持續的教育與關懷。即使全家具備所有長者安全設施,家人都應盡心向長者教導使用方法,同時建議定期與長者一起檢視家居設施的使用情況,確保他們熟悉緊急求助按鈕的位置、扶手的正確使用方式,以及在跌倒或感到不適時應如何求助。

唐耀賢
「好師傅」創辦人

延伸閱讀:為何裝修要驗收?「裝修指引」統一標準避免糾紛

裝修糾紛每年平均逾170宗 3大應對策略增保障 切忌一次過付款|唐耀賢

裝修糾紛每年平均逾170宗 3大應對策略增保障 切忌一次過付款|唐耀賢

延伸閱讀:裝修糾紛每年平均逾170宗 3大應對策略增保障 切忌一次過付款

延伸閱讀:單位歷火劫 損毀評估不容忽視 家居裝修理賠 必需標準報價單

© 2025 这好。 版权所有。